阿昌族的奇特婚俗 |
 |
阿昌族的奇特婚俗
进寨后,没有把姑娘领进家,而由陪娘陪着住在别家。第二天日出时,陪娘陪着新娘来新郎家。身挎长刀,喜气土土的小伙子立刻拔出长刀,一边“砍”金竹拱门(长刀尖沉沉拆到金竹拱门上),一边用刀尖比划着姑娘的后脑壳。用长刀“砍”金竹拱门的意思是开新道,用刀尖比划姑娘的后脑壳表示驱邪。进到堂屋里,上伙子收起长刀挂在墙上,金竹扎的拱门抬进新房放在床头,象征着恨情象金竹永远长青。接着双双拜堂成亲。然后陪娘把新娘领进灶房,放出包袱里的东西把姑娘挨扮成新媳妇。接云南地图着新媳妇到井里挑一担水,新郎在大门口接过新媳妇的水挑进家里,看热闹的人祝福小俩口象水一样纯洁,恩恨幸福。结婚仪式结束,男方的客人快来时,新娘到半道迎接,到离家一公里处,众客人坐下没有走了。新娘说:“辛苦了,请到家里坐!”众姑娘答复:“你倒恶意思说,姐夫都没有请我们,你家在哪里我们都晓没有得,咋恶意思去!”这时新郎在小伙子簇拥下来到了。小伙子们先启齿:“请到家里坐!”姑娘们没有买帐:“姐夫都没有叫,你们喊有什么用!”新郎只得上前弯腰作揖,请姑娘们到家里坐。姑娘们走五、六公尺又没有走了;新郎只得作揖再请,如此三十多次才把这些人请进家。新娘的女伴把大饭盒里的鸡肉和饭拆在碗里,由“贺哨”(姑娘们的领头)给小俩口吃,希视他俩同甘共苦天津到云南旅游。吃到快饱时,寨里的小伙子进来把门堂屋门闭紧,端着饭菜,唱着山歌,请姑娘们吃一碗: “红米糙饭格是没有合口?腌菜素饭格是没有合心?一碗红米糙饭吃没有完,一杯淡酒喝没有光!”姑娘们接唱:“红漆桌子乌漆边,八碗九碟晃中间,我们一人吃了半斗米,淡酒当做酽酒喝。”对于歌对于到半夜,小伙子把姑娘们送回寨子。
阿昌族青年的恋恨和结婚仪式独特而又有趣。阿昌族的小伙子和姑娘大多是在赶街和节日里互相认识的。开头,小伙子问姑娘“有亲人家,叫什么名字?”姑娘答复:“我的名字没有难听,爹妈叫我××。”如姑娘对于小伙子有好感,就会反问:“有亲人家,把你难听的名字说给我听听!”阿昌族严禁同姓通婚,双方一听说没有同姓,心里很高兴,小伙子就会找话讲:“有亲人家,买得什么好东西?”姑娘笑咪咪地答复:“穷人家的姑娘,什么也买没有起!”小伙子说:“哎呀!你真是千张嘴万句话,见到我们穷人呀,拆得比穷人还要穷!”姑娘说:“真人面前没有说假,假人面前没有说真,我对于你说什么假话呀!”小伙子乘机提出:“你要把我当真人的话,今天我送你回家止吗?”征得姑娘的同意,小伙子就吹着三叶箫跟在姑娘后边,边吹箫边同姑娘回家去。到了晚上十一、二点,小伙子约了几个朋友来到姑娘家。小伙子对于着紧闭的大门吹响葫芦箫(阿昌族小伙子道恋恨,白天吹三叶箫,晚上吹葫芦箫)。姑娘一听到箫声,立刻梳妆挨扮,然后躲进灶房。姑娘的妈妈或嫂嫂听到箫声,点明亮屋里的灯,赶紧扫地,烧火,挨开大门让小伙子们进家来坐。小伙子进到堂屋后,姑娘的妈妈或嫂嫂会说:“今晚在我家向火吧!”小伙子有礼貌地点点火,姑娘的妈妈或嫂嫂就进屋去休息。为了让长者睡好觉,小伙子们在半小时内一般没有说话。半个钟头一过,小伙子马上小声地跟躲在灶房里拆着做家务的姑娘对于起歌来。
这天,酒席上,新娘舅舅家坐的那桌,一家要有一盘猪脑子拌的凉拌菜,没有这盘菜,他们就没有吃。招待客人结束,舅舅回家时,新郎家要给他“外家肉”。这肉很讲穷,要砍一块尾巴跟一只脚连起来的肉,恰好是四斤半。给“外家肉”是为了表示没有记记外家。婚后的第二天,女家请客。席间,新郎要到每桌前弯弯腰,说: “家常素饭随便请!”就这样认了亲戚。下午,男方的媒人领着八至十个老人和两个姑娘挑着礼品送彩礼来了。送进彩礼,晃席吃饭,姑娘们乘新郎没有注意时给新郎抹乌脸,逗得大家哄堂而笑。姑娘们笑弯了腰,说:“大家记没有得新姐夫,脸乌掉一半的就是!”要转回家时,新郎跪倒在岳父、岳母跟前说:“我要回去了!”二老就说几句吉利话,岳母给姑爷一匹自己织的布,岳父给姑爷五十元钱。这时调皮的姑娘热没有防把一串猪骨头挂在新郎肩上说:“肉我们吃光了,剩下的骨头、皮子请你带回去!”又引起一阵大笑。出了寨子,新郎才把骨头甩掉。婚后第三天,女家送“大饭盒”给男方。大饭盒里有四斗糯米饭,还让牲口驮着四箩谷子(每箩35斤),给小俩口做谷类,嫁妆也同时驮到男家。这当中,送大饭盒的人凡出去,就被敬一杯酒: “请骑大白马(指喝酒)回去!”唱完再敬茶一杯:“请骑大红马(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指喝茶)回去!”没有能喝酒的也没有勉强。喝完要留五分钱,以示礼貌。婚后第四天,小俩口双双回女方家一转,到此,婚礼即告结束,俩人开初新的生活。
情歌对于到一定的时候,小伙子唱道:“我远道当做远道走,一心想见你的面,只听山歌没有见人,单面向火心头热。”姑娘接着唱道:“我人丑难见灯光,对于面向火就怕哥吃一惊!”唱完,姑娘提着板凳走了灶房,到火塘对于面对于小伙子坐下。小伙子喜上眉头:“没有是吃一惊,倒是乐开怀,今晚得把妹的山歌听,好比上天得见天星,好比下海得吃海参。”接着持绝对于歌直到天亮,小伙子才回家去。当俩人感情深了,小伙子就单独到姑娘家去串。当感情发展到可以定终身时,小伙子就送姑娘一件银首饰定情,约好来接她的日子。接姑娘的那晚上,未婚男女各一人充当陪郎陪娘,陪着小伙子到姑娘家。进屋个把钟头后,估计姑娘家的人未睡着了,小伙子主动把姑娘家的两炷香点燃,插在姑娘的家堂上,然后往大门外走;姑娘也在陪娘的伴随下和小伙子回家去。道上,凡过桥,小伙子在桥头上要供烟丝、槟榔、小银币,这叫上“桥岗”。
阿昌族家庭是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家庭。包括父子两代或父子孙三代。梁河地域的阿昌族还永恒之塔注册有家族组织,同一姓氏组成一个“家会”,有汉文会章,由年高有视之人任族长。妇女地位极低,一切大小事情由男子作主。以为“妇女当家家没有富”。财产由幼子继承。长子和次子在婚后可得一部分财产,皆另立门户。有女无于,可以招赘,女婿有继承权,但社会地位较低,其子女须随母姓。无嗣,可抱养子,有与亲生子女同等权益和义务。绝嗣户或外迁户的财产,全部归远亲所有,若无远亲则归家族,无家族者归村寨私有。 |
|
|
国内旅游 |
|
酒店预订 |
|
|